雪貂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雪貂小说 > 大唐天将军 > 第一百零二章 对吐蕃的战略

第一百零二章 对吐蕃的战略

  第一百零二章 对吐蕃的战略 (第2/2页)
  
  ……
  
  翌日,兴庆殿。
  
  随着百官拜礼后,朝会正式开始。
  
  “启禀陛下,吴令光海贼案已经落幕。豪强猖狂,他们还控制郡兵,行反叛之事,与其有牵连者,皆被处死。其他犯人和众多金银珠宝、钱、绢,还在回长安的路上。臣提前回来,向陛下述职。这是从吴令光老巢、诸豪强家中搜到的脏物数量,请陛下过目……”
  
  朝会一开始,李瑄最先手持册子出列。
  
  “卿辛苦了。”
  
  李隆基已经知晓李瑄提前归来的原因。他认为李瑄在临海、余姚两郡,干得十分漂亮。
  
  李瑄把一切都抗下来,豪强们恨的是李瑄。
  
  因此李隆基不打算此时对李瑄加官进爵,还会罢免李瑄江南东道采访处置使的职位,以免刺激天下豪强、大族。
  
  高力士将册子呈给李隆基。
  
  在李隆基观看册子的时候,群臣看着李瑄,表情各异。
  
  一趟江南行,让诸臣对李瑄刮目相看。
  
  他们好奇李适之为何没有阻止李瑄,任由其胡来?
  
  唯有李林甫明白李瑄因此更受圣人的信任。
  
  位列正三品的时间,不会太慢。
  
  不过李林甫期待李瑄成为上将,这样他就又有机会对付这对父子。
  
  “临海郡、余姚郡,总计也就十三万户良家,豪强们除了良田,竟能搜刮出如此多财物。其他地方的豪强,会不会也是这样?”
  
  看到李瑄献上的金银财宝绢钱数量,李隆基心中一惊。
  
  他更觉得李瑄杀得没错。
  
  这些财宝钱绢即便放在国库,也够他挥霍一段时间。
  
  李隆基甚至生出一种以后缺钱,去打豪强主意的想法。
  
  “因海贼吴令光的原因,才催生两郡蠹虫。地方大族整体还是有规矩的,否则也不会有如今的盛世。”
  
  当圣人问话,没有人回应的时候,作为首席宰相的李林甫,必然要站出来接话。
  
  “左千牛卫将军以为呢?”李隆基看向李瑄问道。
  
  “右相所言甚是。臣从长安到洛阳,再到滁州,一路下江南。看到锦绣山河,车马不绝于路;看到闾阎相望,桑麻蔽野。臣相信还是遵纪守法的地方望族更多。”
  
  李瑄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说扫兴的话。
  
  即便不认可李林甫所说。
  
  自古以来,盛世是士族的盛世,农民只能吃饱饭,仅此而已。
  
  那些鲤鱼跳龙门者,只是少数。三代农民良家,或许才能培养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读书人及士进第,还要几代才能成为士族。
  
  但不能否认开元盛世的弘大。
  
  因为历史是横向对比,而不是纵向对比。
  
  后世平民追求的不是吃饱穿暖,哪怕回老家种地,也能隔三差五有肉吃。他们追逐更高更好的物质,以及精神上的追求。所以才会生起对“古代盛世”的向往。
  
  “治理天下在于吏,尔等不要去学高玮、黄望衡那样的官吏。宰相和使者在监察州郡时,需尽心尽力,以免再出现吴令光之辈!”
  
  李隆基对李瑄的话很满意。
  
  “臣等遵旨!”
  
  众臣齐声说道。
  
  随即,李隆基开始清算这几年曾做过明州刺史、台州刺史的官吏。
  
  等高玮被押送到长安,会一起处死。
  
  这已经不是贪污那么简单,而是动摇国本,与叛乱无异。
  
  不论是地方的官吏,还是天下的豪强,都因吴令光海贼案有所收敛。
  
  诸道采访使,监察御史因吏部案,不敢再玩忽职守。
  
  加上李适之大力整饬吏治,加重对官吏的考核,使天宝初年,隐隐有恢复开元初的风气。
  
  唯一不同的是,李隆基本人不再节俭,动辄赏赐,奢靡无度。
  
  君奢而臣侈,上骄而下贪。
  
  这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只要李隆基不改变,这种风气只会是昙花一现。
  
  朝会结束,李隆基果然召李瑄入勤政楼。
  
  “七郎还想回朔方吗?那里恐无用武之地!”
  
  一见李瑄,李隆基就开门见山地询问。
  
  “臣想继续为国效力,为圣人开疆扩土。臣一直觉得吐蕃是大唐的心腹大患,请圣人将我调遣到唐吐边塞!”
  
  李瑄怎会没领悟李隆基的意思。
  
  李隆基也不想让他再回朔方。
  
  “唉!前段时间皇甫惟明进攻石堡城失败。盖嘉运这狗东西,若非他玩忽职守、不思防务,石堡城也不会丢失。当年信安王以奇谋夺取,使大唐拓地千里,至赤岭一带。现在石堡城就在我大唐边境上,让朕每每念此,如鲠在喉!”
  
  李隆基拍着玉案说道。看那架势,像是要把盖嘉运挖出来鞭尸一样。
  
  石堡城三面悬崖峭壁,无法攀登。只有一条小路可以上去。这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吐蕃只要在石堡城多储存足够水、粮食,准备檑木、滚石,就可以固若金汤。
  
  失去石堡城,吐蕃在大唐的河、陇一带,进退自如,并直逼临洮。
  
  所以围绕着石堡城,大唐在开元中后期先后完善安人军、绥和守捉、河源军、积石军。
  
  如果大唐得到石堡城,那就可以切断吐蕃从赤岭入唐大道的粮道,进可攻,退可守,随意游弈。
  
  吐蕃失去石堡城的时候,在九曲之地,建立百谷、洪济、树墩、宛秀、大莫门等城。
  
  这些城被唐军攻陷过,却因为石堡城在后方,不得已失去。
  
  并且吐蕃大军常年驻扎在青海湖、九曲一带。
  
  可以说在河源会盟后,大唐与吐蕃一切的恩怨情仇,都从石堡城展开。
  
  史书上,有令人赞叹的文成公主入藏。但关系早已不复往昔。
  
  即便是开元年间,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时,大唐与吐蕃也频频战争。
  
  而且吐蕃不仅在西域攻击大唐的藩属国,试图与大唐争夺西域霸权,还一直威胁大唐剑南一带。
  
  尺带珠丹年幼继位,当上赞普的时候比李隆基当上皇帝还早几年。
  
  现在尺带珠丹熬死权臣,早已掌权。他也是雄心勃勃的人,多次在信中扫李隆基面子。
  
  自吐蕃屠城达化以来,李隆基就不再信什么舅甥之好,想在对吐战争中,建立绝对的优势。
  
  而且尺带珠丹的儿子刚被大唐猛将王难得杀死,双方势不两立。
  
  再也不会出现赤岭下互市的局面。
  
  “启禀圣人,北齐时期,高欢率领十五万大军进攻玉壁城,短短六十天时间,死亡七万士兵。石堡城和玉壁一样,是为山城,易守难攻。”
  
  李瑄劝说李隆基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那没有石堡城?七郎如何为我开疆扩土?”李隆基眉头一皱。
  
  他确实想让李瑄带兵去攻打石堡城。
  
  “臣只要拿下青海(今青海湖),在青海上筑城。再攻下黄河九曲(今贵南、同德、贵仁一带黄河拐角处),尽得吐蕃在九曲上的城池。石堡城就如废城,届时守住下山的道,石堡城的吐蕃士兵,就会因粮绝而投降。”
  
  李瑄向李隆基回答道。
  
  历史上李隆基让王忠嗣攻击石堡城,但王忠嗣认为攻下石堡城,最少死好几万士兵,得到石堡城不值得,所以抗旨不遵。王忠嗣因此险些被直接处死。
  
  后来当哥舒翰拿下石堡城后,果然如王忠嗣预测,死亡数万唐军。
  
  当然,阵亡的唐军肯定不全是石堡城下。攻击石堡城,需要拔除赤岭的其他据点,阻击吐蕃援军。
  
  吐蕃不可能轻易放弃石堡城,必然全力来援。
  
  李瑄不喜欢打这种头铁的战争。
  
  他以凌厉的进攻为主。
  
  既然进攻,那就彻底抛弃防守,从宁塞郡出,对九曲之地展开攻击。
  
  “七郎所说,是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难的方法。因为七郎将面对吐蕃数十万大军。”
  
  李隆基郑重地说道。
  
  真要占领青海和九曲之地,等于打开攻入吐蕃的大门,石堡城变得不值一提。
  
  “臣为圣人开疆扩土,何惧这些呢?更何况就算拿下石堡城,臣还是要进入九曲、青海。”
  
  在李瑄看来,数万士兵随他在九曲野战,总比死在石堡城下强。
  
  “惜哉!当初金城公主入吐蕃时,吐蕃贿赂鄯州都督杨矩,白白得到九曲。”
  
  大唐割让九曲给吐蕃的时候,李隆基还没登基,那时候还在想着政变夺权。
  
  等登基后反应过来,大唐已失去九曲。
  
  吐蕃三十年的经营,在九曲屯田,筑城,和青海一样,成为侵略大唐的前沿补给地。
  
  “臣最多要三年时间,就能完成定下的目标。”
  
  李瑄向李隆基保证道。
  
  这样的大战略,需要有所准备,先歼灭吐蕃的有生力量,再挺入九曲、青海。
  
  “朕甚期待!不过现在只有陇右节度副使的位置给七郎。如果七郎能再获得一些功勋,朕就会将皇甫惟明升走,拜你为上将。”
  
  李隆基也向李瑄承诺道。
  
  皇甫惟明虽然战败,但并没有伤到陇右军的元气。
  
  更何况皇甫惟明之前接连胜战,李隆基不会因他功石堡城失利,就罢免皇甫惟明的官职。
  
  “拜谢圣人!”
  
  李瑄对李隆基一拜。
  
  他渴望早日成为上将,那样就能大显身手。
  
  “有没有可能深入吐蕃境内,将吐蕃赞普擒拿。”
  
  李隆基还未得陇,就想望蜀。
  
  尺带珠丹任吐蕃赞普四十年。执政时间与李隆基重合,长时间的摩擦和书信上的不敬,使李隆基对尺带珠丹恨之入骨。
  
  “启禀圣人,昔日薛仁贵大非川之败的原因,不仅仅是兵力悬殊、长途跋涉、粮草中断,最大的问题,就是冷瘴。”
  
  “吐蕃建国于高原,所以布满冷瘴,他们世代居住,可以无视冷瘴。但我汉人中有很大一批人,越是深入吐蕃,越是会觉得喘不过气,根本无法战斗。唯有将青海、九曲占领后,培养一部分能适应瘴气的士兵,再考虑下一步。”
  
  李瑄没有把话说绝,对李隆基留有期待。
  
  唐代称高原反应为冷瘴、瘴气,
  
  具体什么是高原反应,李瑄不想对李隆基解释。
  
  冷瘴这两个字,足矣让李隆基有顾虑。
  
  “也罢。拿下九曲和青海。吐蕃必无力再与大唐争强。”
  
  李隆基派遣使者去过暹些城,汉人入吐蕃,确实路难行。使团还有因冷瘴死去。
  
  “七郎还未婚配,你看上哪家娘子,朕亲自为你赐婚!”
  
  在战事聊完后,李隆基又关心李瑄生活上的事情,还调侃道:“英武俊朗,英雄少年,才高八斗。长安士女仰慕七郎的,应如过江之鲫一样吧!”
  
  “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待吐蕃向大唐臣服,无力与大唐争夺西域。臣再完婚。”
  
  李瑄向李隆基说道。
  
  想嫁给李瑄的士女确实很多,但李瑄皆不了解,所以不会草率结婚。
  
  前世李瑄也未结婚,所以想着将来的妻子,必须温柔贤惠。
  
  “哈哈,七郎真是我的霍去病啊!”
  
  李隆基大笑一声后,向高力士吩咐:“去沉香亭,七郎随至。”
  
  这是七千字的大章。还有一更五千多字的,稍晚一点。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黄皮叶红鱼 黎明之剑 韩三千苏迎夏全文免费阅读 云若月楚玄辰 麻衣神婿 武炼巅峰 史上最强炼气期 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