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东部德比(下) (第1/2页)
ps:感谢书友“四翼天使chair”的打赏和书友“无锋886”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和会员点击^_^
下半场比赛开始后,看到罗斯托克的主教练也提前换下了主力球员、明显是放弃了这场比赛,斯塔诺便又将对球队的作用甚至还要超过孔卡的高军也换了下来休息,派杨浩上场顶替17号后腰马克.瓦格菲尔德的位置,将后者顶到前腰的位置上。
谁知这么一换之后,德累斯顿的前场组织很快就出现了明显混乱,而罗斯托克队则趁机反扑,并且还打进了一球,若非他们场上少了一个人又落后太多,这场比赛德累斯顿搞不好就会被罗斯托克翻盘
比赛结束后,德累斯顿队虽然以5:1的比分取得了这场“东部德比”的胜利,但是这场比赛的虎头蛇尾也令主教练斯塔诺大感丢脸,好在现场球迷已经足够满意,他们继续在看台上自娱自乐,并没有因为高军下场后球队表现不佳而报以嘘声。
虽然跟斯塔诺一起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是首次被评为全场最佳的蒿骏敏,但是赛后依然有当地媒体采访了高军,在这次采访中,高军坦承随着德乙球队对其日益了解和重视,自己的进球难度将会不断增大。不过高军同时表示,即使自己以后的得分效率有所下降,但是自己的牵制作用却能够帮助队友进球,对于球队而言其实并没有多大区别,对手甚至反而会因为花费大多气力来限制自己、最终得不偿失,就像本场比赛中的汉莎罗斯托克队一样。而且高军认为目前这支德累斯顿队还处于磨合期,并没有发挥出他们真正的实力,一旦完全形成默契。肯定会变得更加可怕,而对高军这样的射手来说,球队的实力越强、比赛中的得分机会就越多,自然他的进球也会更多。在采访的最后,高军还对记者开玩笑道,“别的球员几场不进球都未必会受到质疑。而我一场没进球就让你担心,说明你是把我看作是世界第一射手啊!”
在新闻发布会上,德累斯顿的主教练斯塔诺虽然和绝大多数主教练一样嘴硬,但是心底里却一直对自己换人后场上局面的失控而耿耿于怀。经过赛后的仔细分析,斯塔诺找出了两个原因,一是队内目前只有两个能打前腰位置的球员,一旦他们全都不在场上,球队的进攻组织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马克.瓦格菲尔德虽然传射俱佳。但毕竟此前从未踢过这个位置,想在短时间内适应并不容易,而且他租借球员的身份和不低的身价也令斯塔诺生不出对其重点培养的心思,至于同样可能改造为前腰的告林,由于他作为中锋的天赋和实力都更好、而球队现在也更缺合格的中锋,所以同样不能作为前腰的候选人。想来想去,斯塔诺觉得应该让球队再练一个不需要中锋和前腰的备用阵型,那就是442。在这个作为备选和变招的442阵型中。两名前锋都是速度快、跑位灵活的类型,告林、高军、浩克乃至于现在还很稚嫩的罗伊斯都能胜任。而平行站位的双后腰或者中前卫也不缺合适的球员,至于边前卫和边后卫就更不用说了。
斯塔诺越想越觉得442阵型甚至比433更加适合球队的人员配置,不过德累斯顿现在已经是德乙的强队,大部分场次都是以强击弱,因此极度强化攻击能力的433阵型还是首选,不过若能升上德甲。攻守更加平衡的442阵型就会更具优势。只是想到球队里现在的主力大都是短期租借而来,赛季末能够留下几个还真不好说,斯塔诺就又对自己明年冲甲的想法有些信心不足起来…
斯塔诺发现的第二个问题则是高军下场后前场球员之间的语言不通,当高军在场上的时候,三个中国球员之间沟通显然没有问题。而高军又懂西班牙语,从而构成了孔卡与另外两名中国球员之间沟通的桥梁,而当高军下场之后,孔卡就没法跟告林与蒿骏敏进行沟通了。在默契尚未完全形成的现在,场上语言不通对团队配合的负面影响是无法忽视的。
意识到这一点后,斯塔诺要求训练中球员只准使用德语进行交流,以加快大家学习德语的速度。虽然要想完全掌握这门外语并不容易,但是在球场上能够用到的话其实并不多,无非是队友的名字、一些基本的对话和一些专有名词,在强制必须多说的情况下,聪明一点的人个把月就能基本掌握了。
因为比赛和生活中已经感受到了种种不便,斯塔诺的这个要求得到了队员们的广泛支持。而由于他自己也还才开始学习德语不久,自然不可能说得很地道,有他“以身作则”,大家说起来也就不那么怕人笑话,进步因此反而更快了。最终,在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就连球队里性格最为内向的蒿骏敏,在场上也形成了用德语向队友要球的习惯,而其他的球员就更不用说了,这就让德累斯顿队场上的团队配合看上去明显默契了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